栏目分类
形意拳为啥容易出人才,看大师们是怎样从站桩练起的
发布日期:2025-08-16 20:39 点击次数:104
图片
2025大吉
NEW YEAR
图片
图片
图片
真正的功夫修炼,不仅需要外在的努力,更需要内在的领悟。只有将“求”与“悟”结合起来,才能达到功夫的至臻境界。无论是学习、工作还是生活,在勤奋努力的同时,更要注重内心的觉醒和领悟!
图片
关注武宗
学
天下武功
图片
图片
形意拳 起落钻崩处·五行任纵横
图片
图片
以武学打开世界·智者不匹夫 武者无懦夫
桩法,这可是形意拳这些内家拳的根儿。就像盖房子得先打地基,练武也得从站桩开始。高深武术的学习肯定是有次第的,次第便是一通百通的途径。形意拳为啥容易出人才?因为其拳理简洁,一个阶段就练一个东西,反复练容易出成绩。要是不按规矩来,乱了套,那可就出不来人才了。连尚云翔这样的大师都说了,什么也不练也要站桩,可见站桩有多重要。
图片
说到站桩,很多人一听“练功不练拳”,就觉得是只站着不动不打拳。这理解就大错特错了,站桩可不是让其像木头人一样杵在那儿。它的精髓在于学虫子——冬天虫子钻到土里,看着好像死了,但春天一来,土里生机勃勃,虫子就又活蹦乱跳了。站桩就是要站出这种生机,让身体像虫子复苏一样,从内部萌发出活力和精力,这本身就是一种练功,而且打拳也是练功。
形意拳讲究炼精化气,炼气化神,炼神还虚。这里的“气”不是呼吸的空气,而是指一种生命力、精神状态,比如男人的英气,女人的灵气,都是“气”的作用。至于呼吸的气,有专门的“吸劈拳”就是练这个的。还有唐门的李仲轩老人,其提到站桩要能体会到一种流动感,甚至像流血一样,这其实是形容身体内部气血运行通畅、能量流动的感觉。通过调整站姿来影响身体内部的机能,这就是所谓的“形意”——外形带动内在。
图片
练站桩光有姿势还不够,得有神。尚云翔老师傅解释过一个很形象的说法,程庭华说练拳如亲嘴。为啥这么说?因为男女嘴一碰,立刻感觉不一样,身心都会起变化。练拳也是一样,不能光靠蛮力,得让身心都发生变化,达到一种“神”的状态,这就是炼精化气,炼气化神,炼神还虚的大道理。
图片
尚师还强调一个词叫“大势所趋”,啥意思?就是练的是身法的整体动态趋势。得像老虎豹子扑食一样,窜出去一丈是那个势头,稍微动一下也是那个劲儿,身子往前扑,然后拧回来,再缩回去,再推出去,一转就转过身来了,几次动作都不能断,要连贯起来。如果没这个感觉,很容易把形意拳的步法练成交谊舞,那就跑偏了。薛颠在《象形术》里也说了,站桩时要慢慢以神意运动,舒展肢体也是为了练这种内在的变化。
形意拳还特别有意思,其“属蛇”,你看蛇一块肉,爬树、游水、钻洞啥都能干。形意拳的五行功架、桩法、内功打法、演法都是从这个基础里出来的。厉害的前辈,像唐维禄、傅昌荣、孙禄堂练形意拳,甚至练出了轻功。
这里有个例子,一个28岁的小伙子练形意拳,结果练出一身毛病,肾痛头晕,感觉自己练到一定程度就出魔障了,跟书里说的怪现象一样。这是怎么回事呢?原因可能在于其没有入神。练武要像写字、画画、弹琴一样是一种享受,一种探索,而不是硬扛着较着劲儿。形意拳不是力气活儿,其更需要调养,站桩的姿势要领可以查全,但那个入神的感觉得自己去体会。这位朋友练出问题,可能不是练到一定阶段才出偏差,而是从一开始就没练对,或者练的时候太用力,没找到那个神韵。所以啊,练武练不好可能会变成武呆子,死读书的人叫书呆子,练武练傻了的人也叫武呆子。遇到这种情况,最好还是找老师傅请教,别自己瞎琢磨。
人们再来看一个细节,同一个姿势,高手和新手站出来,那感觉完全不一样。高手站出来是尽力拉出来的,看着饱满鼓荡,有种力量感;而新手呢,可能只是摆了个样子,胳膊是空的、没劲儿。为啥会有差别?关键在于一个“S线定型”,其小臂面和大臂面要错开一点,形成一个S形的弧度,这样才有那种饱满的劲力感。老前辈评价一个人功夫差,常说其“一辈子胳膊是空的”,就是说他站桩的时候胳膊没形成这个S线定型,白站了。这功夫啊,不是一天两天能练成的,得在平时生活中慢慢养成,改掉那些不自觉的习惯。想想那些拳击手为了练拳放弃生活,一天到晚练两年,就有两年的功力,业余爱好者没法脱离生活十年全练,可能真正有效的训练时间加起来还没两年,所以一到比武场上就紧张,多半还是因为平时的生活习惯没改过来。
站桩还能练什么?还能练中线和膝盖。中线,就是两眼之间向前延伸的一条线,守住这条线,敌人就很难突破防线。但一般人遇到危险,第一反应是头一缩躲起来,这一下中线就没了。所以守中线得靠站桩来培养习惯,让其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这条线。还有膝盖,普通人一害怕膝盖就哆嗦,所谓“吓得人矮了半截”。站桩首先要固定膝盖,让它稳住,为啥?因为膝盖不动了,胯才能更好地扭转发力,胯是发力的关键部位,两胯一拉扯,劲儿就出来了。但要是膝盖绷不住,先散了,那胯就发不出力,特别是前腿的膝盖,定位住,全身的劲儿才能长起来。可惜啊,前腿膝盖最容易哆嗦。
图片
以前学武,师傅们总是讲拳多,讲功少,学到拳的是学生,学到功的是徒弟,尤其是形意拳的桩功,那更是难传。师父可能就让其一站,说句“放松”,然后就不管了,让其自己琢磨。比如站浑圆桩都知道眼神要微微上瞟,但瞟什么、瞟来干嘛?能回答这两个问题的,才算真正理解了李存义的桩法。据说按照李存义的桩法练,能开发小脑、肾脏、性腺的功能,让人短期内由弱变强,精力无穷。所以有人说“形意一年打死人”,其实不是说招式有多狠,而是说形意拳能让身体素质突飞猛进,体能变得非常厉害。
图片
人们具体看看浑圆桩,姿势很简单,两脚平行站立,双手虚搭在胸前,像抱着什么似的。薛颠管胸肌叫“猫子”,两手大概对着左右胸肌,其他没啥特别要求,顺其自然就行。关键在于眼神要往上高挑,不是平视,也不是死盯着地面。为啥要这样?练武先炼眼,也能生神,所以练武先练神。就像爬山爬到山顶,累得不行,但只要目光一望远方,身上立马就轻松了,浑圆桩就是这个道理。眼神和肉体的关系是浑圆桩要体味的东西,有了灵犀一点通,才能有生机。冬天过去,大地回春,生机一起,土里都是香的,抓把土粒粒都是活的,站桩也要把自己站活了,身子让眼睛领着走,不能自己瞎使劲。
李仲轩跟着唐维禄学过更复杂的桩功,一站就是一两个小时,双手一抱,其觉得太简单,不知道劲儿该往哪儿使。后来在尚云翔面前站了一会儿,尚师问了一句非常奇怪的话:“你抱过女人没有?”这话虽然让人尴尬,却让李仲轩隐隐约约有所感悟,浑身一松,尚师说:“对了。”你看,有时候一个看似无厘头的问题反而能点醒人。
当时很多形意拳师喜欢用一拳崩拳这些拳招拿来站桩,觉得这样能练出实战效果,但尚云翔大师不这么认为,其只让门人站浑圆桩,甚至连形意拳最基本的桩法三体式,也就是劈拳的架势,都不让站。为啥呢?因为尚师提出了动静有别的观点。尚师说,形意拳是内家拳,练的是精气神,练功的时候应该把这些宝贵的精气神含住,不要让它外泄。但很多拳师呢,练的时候就想着怎么打人,把精气神都提起来了,一发力就发出去了,这样练下去,身体能不出毛病吗?还能不短命吗?不明白动静的区别,身体当然容易出问题,所以尚师坚持只练浑圆桩,就是为了让大家在静止中体会精气神的内敛。
老派的形意拳不说站桩,而是说“校二十四法”,这二十四法听起来就很玄乎,包括三顶、三扣、三抱、三圆、三尖、三垂、三曲、三挺。这二十四法是啥?就是对人体结构的精妙描述。不了解二十四法,就不知道人体的奥妙在哪里。比如虎口圆了,力量就能达到前臂;两肩圆了,气息就能沉到丹田,这些都是经过无数次实践总结出来的。
图片
形意拳任何一个招式都可以用来站桩,但要求一站就得把二十四法都做到位,否则不仅比武会失败,甚至都不敢练拳,因为这些功架直接关系到五脏六腑,一法不到位,身体就可能受伤。练武最容易伤到哪儿?脑子和眼睛。觉得脑子糊涂,眼睛有压力,赶紧用二十四法来校正自己。二十四法就像是形意拳的戒律,是根本。自学的人找不到老师,就得以二十四法为师,时刻提醒自己。刚开始学拳不敢乱动,就是在校二十四法,站着不动的校正。别人看着可能挺像样,但自己心里清楚差得远。练拳是唬不了别人,唬得了自己,一旦动起来就容易顾不上这些细节,毛病就出来了。所以练拳一定要有老师看着,不然自己越来越满意,麻烦就大了。
图片
练拳的第一个进步,就是有了自觉,能知道自己哪里错了。能站着把二十四法站对,但一动起来就忘了,那没法比武,所以桩法必须融入拳法,动的时候也是二十四法,静的时候也是二十四法。所有在形意拳上取得成就的人,最初都经历过严格的校二十四法阶段,没有这个基础,功架就立不起来。你看,学点打拳,那功架标准的,一看就知道是科班出身,背后下了多少功夫啊。
尚云翔教时,也是让其先校二十四法,还请了师兄单广清盯着练,单师兄比师父还严格,其说“跟我练是看得上你”,可见校二十四法有多重要。当然,静力地校二十四法谁都得过,但功夫不一定就在这上面出。浑圆桩是薛颠推广的,跟二十四法有点区别。二十四法是有所求、有为的,想着要把每个动作做到位;浑元桩是无所求、无为的,让身体自然去感受。但这区别也是强说的,本质上都是一个东西。无为的要站出灵感,有为的得站空了自己才行。
图片
站桩也要练脑子,有人说站桩站得像有座大山压着,这可能是功夫好的表现,但也可能是站塌了腰。每做到三顶中的“头顶”,发顶,头部和肩膀都耷拉着,就算有再好的意念也出不了功夫。拳劲起于腰,只有头顶虚灵起来,腰力才能生出力量,站桩首先是为了生腰力。脊椎要是别扭了,什么都生不出来,所以二十四法是动静都不能离的根本。二十四法对人从头到脚都有要求,任何一个拳架里都得有它。刚开始做不到,就一法一法的校出来,最后要做到身上随时都有它,可以一次次练,每次几秒几分钟,也可以像站浑圆桩一样一直站下去。老前辈一般是一次次练,李存义的功夫不是靠久站站出来的。体育主要练胳膊腿,武术要练脊椎。二十四法不到,打什么拳都是畸形的,长此以往脊椎就别扭了。打拳是活动的站桩,固定身形容易挫伤筋骨,要用二十四法保护自己,二十四法站出来是一种轻盈感。站桩不要较劲,不要找劲,站着站着身体容易不知不觉较上劲,就要懂得松下来。形意拳不怕松就怕紧,以敏感为先,一执着就不长进了。其实站得轻盈才是真,较上了劲,全身都僵住了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上一篇:人生下半场,拼的是心安
上一篇:人生下半场,拼的是心安